六月的马踏湖,湖面波光粼粼,水质清澈;岸边柳绿花红,生机盎然。昔日的“酱油湖”,华丽变身为国家湿地公园,重现“北国江南”的秀丽风光。
马踏湖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内陆湿地,也是小清河中游唯一的自然湖泊。上世纪80年代,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山东省桓台县境内水资源和水环境面临着严峻形势,以水为核心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,加之桓台位于山东两个主要地下水漏斗区之一,属严重缺水地区,水资源和水环境面临着“不能承受之重”,入湖河流皆截流改道汇入小清河。马踏湖湿地面积从上世纪30年代的96平方公里,逐步萎缩到不足原来的20%,湖水中COD浓度最高时达到1000mg/L左右,是地表V类水标准的25倍。远近闻名的“鱼米之乡”生态功能严重退化,逐步失去了历史自然风貌。
近年来,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,桓台县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,围绕马踏湖这个“地理低点、生态高点”,全领域治理、全流域修复、全方位管控,系统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,打造“三横五纵两湖六湿地”生态水系,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。如今的马踏湖,已成为一处莺飞草长、碧水连天、美不胜收的国家湿地公园。
坚持“打蛇先打七寸”,实现全领域治理
突出“治水先治污”理念,瞄准工业点源、生活点源和农业面源,逐步提升标准,系统推进污染治理,并将湖区划定为限制开发生态保护区,关停搬迁周边污染企业,加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、城乡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,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,坚决杜绝不达标水质进入湖区。
坚持“一张蓝图干到底”,实现全流域修复
围绕马踏湖这个生态核心,将流域内所有河流、湖泊综合治理工程打包到一张图上,自2008年起,用十余年时间逐步实施全县城乡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,截至目前累计治理河道150公里,绿化面积10万亩,修复自然湿地2万亩。尤其是在重要河流入湖口、支流入干流处、重要点源排放口处因地制宜恢复、建设人工湿地3000亩,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方,湿地出水水质提升为地表水Ш类标准,运行费用仅为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1/4。同时,湿地净化后的水回用于马踏湖、红莲湖,每年可节省调水成本近2500万元。
坚持“河长制促河长治”,实现全方位管控
以确保长治久治为根本目的,在淄博市率先成立河湖管理机构,建立县镇村三级河长制体系,建立河湖信息化监管平台,探索委托管理、市场化购买服务的管护模式,在全县配备150名河管员,实现了每段河道都有人管、每个时段都在线测、每处违法都坚决查,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关心、广泛支持、自觉行动的浓厚氛围。
一系列举措下,马踏湖水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,再现往日勃勃生机。湖区蓄水能力达2500万方,年均蓄水量1100万方,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。濒临灭绝的香蒲、芡实、菱等20余种水生植物再次出现,现有野生动植物共98科、248种,震旦鸦雀、野大豆等珍稀动植物常现湖区。2016年,马踏湖成为淄博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;2019年,马踏湖“治用保”流域治污经验入选中组部编选的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》,使马踏湖成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最好注脚。
记者:智勇 王学鹏
编辑:李伟